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繁体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中国政府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部

政府信息公开

  • 1
  • 2
  • 3
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索引号: 01500133/2020-04-0158 主题分类: 储备补充耕地
发文机关: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 成文日期: 2020-06-19
发文字号: 青自然资函〔2020〕158号 生效日期: 2020-06-19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结果的函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结果的函

青自然资函〔2020〕158号

部耕地保护监督司: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反馈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结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0〕852号)要求,我厅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对照问题清单,逐项分析,并结合实地核查情况,认真开展复核认定工作,现将我省复核认定情况函报如下:

一、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基本情况

根据部下发的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清单,经我厅梳理,全省有77个项目存在不实问题,涉及耕地面积约7.5万亩。经各地实地核查,逐项分析,其中有21个项目给予认可,涉及耕地指标2067.96亩;17个项目有异议拟举证,涉及耕地指标2217.05亩;其余39个项目拟整改,涉及耕地指标70714.99亩(其中种植枸杞的耕地指标5.26万亩)。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海西州种植枸杞的耕地在此次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工作中如按照“园地”全部核减,将给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影响。

(一)严重影响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如我省种植枸杞的耕地指标全部被核减(5.26万亩),将严重影响全省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造成建设项目用地手续难以按时完成报批,势必会倒逼造成大量违法用地行为。

(二)重新补充耕地落实难度大。由于我省生态立省的战略实施,部分宜耕后备资源被纳入生态保护范围,并且通过近年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全省宜耕后备资源越显匮乏。同时,今后我省在海西州实施占补平衡项目也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以水定地”的原则,审慎、适度的进行开发,因此我省将难以再找到大面积的宜耕地块进行开发补充。如进行跨省域购买,按照我省耕地质量状况,每亩约16万元,估算核减5.56万亩计算约需经费89亿元(我省全年财政收入约400亿元),我省财政难以承受。同时今后建设项目按每年1.5万亩的需求计算,年均约需花费24亿元,对经济欠发达的我省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我省海西州种植枸杞的占补平衡项目大部分为社会资本,并且全部进行了交易。因此,核减势必会要求投资企业和政府重新进行补充,将会对当地政府和企业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引起政企之间的经济纠纷,并存在社会投资者上访的风险,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如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整改,一方面县级财政无法拿出相应的财政资金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该部分财政资金将面临使用绩效审计的风险。

三、意见建议

为严格贯彻落实耕地“非粮化”,确保新增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完成我省储备补充耕地作物种植整改工作,经我厅研究,拟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支持我省补充耕地项目范围内的即可恢复地类认定为耕地,逐步解决作物种植问题。鉴于我省种植枸杞的耕地,并未破坏耕作层,且三调中标注为“即可恢复”耕地。建议部将我省5.26万亩枸杞地作为耕地给予认可支持,并将相应指标纳入我省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库。因枸杞的生长期限仅12年左右(目前已种植4-5年),在枸杞达到生长周期后,我省将恢复粮食作物的种植。

(二)因地施策,支持耕地套种政策。对我省耕地上种植枸杞的情况,采取隔垄清理的方式,中间套种粮食作物(种植粮食作物间距达到3.5米以上)。一方面降低种植户及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种植粮食作物的要求。同时,待垄间枸杞达到生长期限后,全部给予清理,不再进行种植枸杞。

(三)根据我省实际,在整改时限上给予支持。因我省东部农业区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以往耕地补充也主要集中在海西。因此,我省短时间内无法寻找新的后备资源进行补充,年底前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建议部在整改时限上给予延长,确保至“十四五”末我省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附件:青海省储备补充耕地复核认定情况统计表

               2020年6月19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