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繁体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中国政府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部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要闻播报>详细内容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五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发布时间:2018-04-1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3日,青海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海省地矿局五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 分别是: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完成的“青藏高原北缘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应用”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完成的“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勘查方法示范与找矿突破”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完成的“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矿综合研究与找矿突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完成的“青海稀有稀散为主三稀资源综合研究与重点评价”、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完成的“青海省祁漫塔格厚覆盖区找矿技术研究和找矿突破”三项成果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一等奖——《青藏高原北缘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应用》。首次提出了青藏高原北缘土壤富硒机理,构建了青藏高原北缘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体系,发现了大面积富硒土壤和27种富硒农产品,建立了“高原硒都”和精准扶贫的“平安模式”,开创了前景规模达100亿元的富硒产业。并编制了青海省首个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到柴达木盆地地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成果在应用期间,多次得到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为青海省发展富硒特色农业提供决策依据。

        二等奖——《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勘查方法示范与找矿突破》。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控矿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成矿环境,构建了成矿模式,总结了沱沱河地区铅锌成矿规律。通过组织实施,矿区内新增铅锌银金属资源储量近千万吨,总价值超2000亿元,为国家提供了千万吨级战略储备基地。

        三等奖三项:《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矿综合研究与找矿突破》。通过对各项地质、物探资料综合研究、运用深部水文地质钻探、地震资料解译等新的找矿方法,先后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次级盆地取得找矿突破,发现了大厚度深层孔隙卤水储层,开辟了新的钾盐资源找矿空间,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为国家提交了新的钾盐资源后备基地。

        《青海稀有稀散为主三稀资源综合研究与重点评价》。通过不同技术方法的理论创新及综合研究,提出了青海省“六带一区”的三稀矿产资源成矿构造格局,总结了“三稀”矿成矿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重点伟晶岩型稀有矿床点集中区成矿模式预测理论,划分了21处“三稀”矿找矿远景区,优选了5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重点评价选区。

        《青海省祁漫塔格厚覆盖区找矿技术研究和找矿突破》。解决了祁漫塔格地区找矿技术难题,为祁漫塔格地区乃至全国沙漠覆盖区找矿提供了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和低缓磁异常寻找多金属矿的方法、手段。该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找矿效率。目前,祁漫塔格铜铅锌多金属资源量达600万吨,铁矿石量5亿吨,被评为全国“十大矿产资源接替新基地”,有利地保障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建设资源需求。
        地矿局总工程师潘彤说,近年来青海地矿局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每年用于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的资金及人才计划配套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领军人才的建设,全局累计荣获各类奖项70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人获全国地质学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野外奖、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入选青海省28人次获得省部级优秀专业人才称号,打造了青海地勘人才品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