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强化测量标志维修维护 实现远程“码上管理”
测量标志临时性抢修
近期以来,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部署安排下,青海省基础测绘院统筹推进全省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基础测绘保障。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效显著。
一是科学踏勘筛选,精准锁定年度维修目标。今年3月,项目组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域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区域内的120座测量标志进行了全面踏勘。结合城镇建设、交通规划等省重大项目需求,科学筛选出50座城镇重点区域内的测量标志纳入本年度维修维护计划,优先保障关键区域测绘基准稳定性。
二是扎实高效快速推进,高程属性测定超额完成。项目组已在西宁市湟源县、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完成5座测量标志高程属性测定工作,超额完成原定目标,为后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系统部署统筹开展,维修维护任务有序推进。项目组按年度工作计划有序推进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50座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顺利实施了更换保护盘、保护井、指示桩、标志盖等项目内容。当前,已完成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共38座测量标志外业维修维护工作。此外,为了保障明年二等长平线水准路线顺利观测并避免在施工中受到破坏,项目组对位于大通县、湟源县的6座国家一等水准点进行了临时性抢修工作。
四是科技创新赋能宣传与管理,开展智能宣传推广。为进一步强化测量标志的知识普及宣传推广,维护人员在测量标志指示桩安装集成式铭牌和二维码,并在铭牌上嵌入藏汉双语警示文字。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的内容包括点号、监管单位、语音宣传、异常上报等特色功能,可有效解决牧区群众识别难题,实现远程“码上管理”。青海省交控集团实施的G315西宁至吐尔尕特公路、G227贵德至同德公路项目建设中,通过现场二维码扫码联系监管单位、维修单位,为建设方提供迁建支持与数据保障。此外,科普工作协同并进。德令哈市“I巴音闹”国家三角点迁建工作接近尾声,近期完成了1座“德令哈市地图”景观型测量标志建设,强化了历史测量标志宣传与现代测绘体系的衔接。
下一步,青海省基础测绘院将扎实推进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确保果洛州、海南州50座测量标志维修维护于年内高质量完成,并通过签署托管协议等举措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巡查—修复—数据更新”一体化管理体系,保障全省测绘基准长期稳定运行,为自然资源基础测绘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科学踏勘筛选,精准锁定年度维修目标。今年3月,项目组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域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区域内的120座测量标志进行了全面踏勘。结合城镇建设、交通规划等省重大项目需求,科学筛选出50座城镇重点区域内的测量标志纳入本年度维修维护计划,优先保障关键区域测绘基准稳定性。
二是扎实高效快速推进,高程属性测定超额完成。项目组已在西宁市湟源县、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完成5座测量标志高程属性测定工作,超额完成原定目标,为后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系统部署统筹开展,维修维护任务有序推进。项目组按年度工作计划有序推进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50座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顺利实施了更换保护盘、保护井、指示桩、标志盖等项目内容。当前,已完成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共38座测量标志外业维修维护工作。此外,为了保障明年二等长平线水准路线顺利观测并避免在施工中受到破坏,项目组对位于大通县、湟源县的6座国家一等水准点进行了临时性抢修工作。
四是科技创新赋能宣传与管理,开展智能宣传推广。为进一步强化测量标志的知识普及宣传推广,维护人员在测量标志指示桩安装集成式铭牌和二维码,并在铭牌上嵌入藏汉双语警示文字。二维码经扫描后显示的内容包括点号、监管单位、语音宣传、异常上报等特色功能,可有效解决牧区群众识别难题,实现远程“码上管理”。青海省交控集团实施的G315西宁至吐尔尕特公路、G227贵德至同德公路项目建设中,通过现场二维码扫码联系监管单位、维修单位,为建设方提供迁建支持与数据保障。此外,科普工作协同并进。德令哈市“I巴音闹”国家三角点迁建工作接近尾声,近期完成了1座“德令哈市地图”景观型测量标志建设,强化了历史测量标志宣传与现代测绘体系的衔接。
下一步,青海省基础测绘院将扎实推进测量标志维修维护工作,确保果洛州、海南州50座测量标志维修维护于年内高质量完成,并通过签署托管协议等举措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巡查—修复—数据更新”一体化管理体系,保障全省测绘基准长期稳定运行,为自然资源基础测绘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条:没有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