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智能机器人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繁体版
手机版
Scan me!
微信
微信
中国政府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部
  •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地热供暖新模式为我省提供示范经验

来源: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15:30:35 浏览次数:232 【字体: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立足行业特色,以“四地”建设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地热资源潜力评价、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地热资源创新应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宽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道路,在进一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协同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在找地热资源上下功夫。在海东市、海南州、玉树州加大地热找矿力度,部署实施10余项地热资源调查及综合研究项目,研究地热资源分布规律、成因机理,对全省地热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潜力进行量化评价,优选了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地热靶区10处。在共和盆地沙珠玉、铁盖、塘格木地区探获孔口水温49.5-78℃、出水量2000-5000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热水资源;在海东平安区白沈家沟地区探获孔口水温75.2℃、出水量566.3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热水资源;在玉树结古镇探获孔口水温28℃,出水量1328立方米每天的地下热水资源。

二是根据地热资源勘查成果,我省地热资源应用前景广阔。全省地下热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48×1020焦耳,其中高温度地下热水可以供暖、发电,中低温热水可以供暖、理疗、养殖及种植。西宁、格尔木及德令哈三个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为3.37×1016焦耳/年。共和—贵德地区3.0~10.0km深度干热岩地质储量为8.11×1013m3,折合地热资源量为4.90×1022焦耳。

三是着力解决地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问题,引领推动全省地热资源开发及创新应用。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通过多年探索模拟在青藏高原利用“取热不取水”工艺开发地热能的可行性,在西宁大堡子基地建立了西宁市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工程,首次突破高寒地区地热能-太阳能多能互补开发关键技术,成功破解高矿化地下热水资源“取热不取水”的开发利用难题,实现5000平方米的供暖,供暖功率达250KW,为河湟地区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经验。项目采用的地热能-太阳能多能互补开发技术,利用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中低温地热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分散供暖的难题,而且具有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少、有利分散供暖、对地下水环境无干扰、运行稳定高效、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该示范工程所积累的“取热不取水”技术经验,对推动河湟地区高矿化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及青海南部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