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尼铜矿成功入选全国生产矿山 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果洛州紫金矿业集团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德尔尼铜矿成功入选,标志着我省矿山监管和生态修复取得积极成效。
德尔尼铜矿地处高寒高海拔区域,缺氧缺土、降雨频繁、施工窗口期短等是矿山生态修复的瓶颈,先后试验了草皮移植、覆土撒播、点播种植、苗木移植、喷播工艺等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多方协作、科技赋能,构建起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长效化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高原矿山生态修复的新途径,为青藏高原金属矿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固牢“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坚持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青海省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办法》,将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做为重要内容,从采矿权人责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修复措施及工程验收等方面明确采矿权人生态修复义务及工作程序。二是坚持源头控制。在开采矿产资源前,督促采矿权人依据矿区地理条件,充分衔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按照分区分期开展生态修复的原则,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在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实际与方案不一致的,及时督促采矿权人修编方案,始终做到方案可实施,工程措施可操作。三是强化日常监管。为加强矿山生态修复事中事后监管,县(区)级自然资源部门对采矿权人方案编报与备案、基金制度落实、方案实施与验收等强化日常监管,针对发现的问题由市(州)自然资源部门及时复核并督促整改,省级重点对中央环保督察、黄河警示片、各级巡视发现问题进行实地核查,推动重大问题整改落实。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依托自然资源“一张图”和矿业权管理系统,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治理范围和工程内容矢量化、可视化,并采取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协助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监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